今天,重新定义她们的美:致敬那些传奇女性艺术家
世界因你们而美丽
真正强大内心的女性,从来不会被任何一种身份所束缚。
古今中外,女性艺术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认可。从意大利文艺复兴到美国现代主义以及其他任何艺术运动中,女性都是领军人物,正是有着不同于男性的独特视觉,她们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艺术更多的主动探索,独特而有新意,细腻又敏锐,向大众展现了她们的力量、性格和才华,以及另一个美丽的艺术世界。
01
阿特米西亚·真蒂莱斯基
Artemisia Gentileschi
(意大利巴洛克画家,1593-1652/1653)
真蒂莱斯基是艺术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女画家。是巴洛克时期意大利重要画家之一,她擅长在自己的画作当中表现不为人知的女性进步和思考。阿特米西亚·真蒂莱斯基的作品以其强大的女性角色、饱含的生命力、甚至是令人震惊的对暴力的描绘而闻名。
她有天赋,而且能在经受磨难后重振旗鼓,有着雄心壮志和坚定不移的意志力。但是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她几乎要被艺术史所遗忘。与艺术成就不符的名声和被性侵的经历,让她的画作总是透露出一种对男性的愤恨。
真蒂莱斯基为“卡拉瓦乔主义”的追随者,它的《朱迪斯杀死荷诺芬尼》(Judith Slying Holofernes)比起卡拉瓦乔同一题材的作品,情感的力度更为强烈,渲染的场景更为惊心动魄,简直是女英雄渴血复仇的真实写照。
02
卡蜜儿·克劳岱尔
Camille Claudel
(法国雕塑家,1864-1943)
卡蜜儿是法国最优秀的女雕塑家之一。她出生于法国维勒讷沃,是著名作家保罗•克劳岱尔之姊,是法国雕塑大师奥古斯特·罗丹的学生,也是他的情人和艺术的竞争者。她倔强、任性而又才华横溢,曾参与创作罗丹最著名的几件作品,如《加莱义民》,以及《地狱之门》群像的手脚部分。而罗丹的《吻》和《永恒的偶像》等雕塑也正是创作于二人热恋的时期。
提到卡蜜儿,总是绕不开罗丹。历史对卡蜜儿的介绍,总是围绕着罗丹的学生、模特、情人做文章,而卡蜜儿终其一生,都在挣扎着摆脱罗丹的阴影。“错误的时代错误的地点,当这个世界还没有准备好,一个女天才便突然降世了。如果早一点她就能像乔治·桑那样以浪漫主义为保护,更自由地生活。如果再晚一些的话她也会碰上20世纪20年代的革命变革。她就是生在那样一个让人尴尬的时代,一个不小心便跌进了深渊,烟花散尽也不过是一场寂寞的表演罢了。”这是历史对她的评价。
1988年,法国上映了一部“历史上最长的电影”《卡蜜儿·克劳岱尔》(Camille Claudel),放映时间将近3个小时。这部耗时5年拍摄出来的电影,曾在1989年多次获奖:美国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最佳外语电影奖提名;法国凯撒电影奖5个奖项,包括最佳电影奖和最佳女演员奖;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法国人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就是为了说明:卡蜜儿就是卡蜜儿,卡蜜儿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天才!她不是罗丹的情人,她是Camille Claudel!
卡蜜儿作品:《乞求》
推荐电影:《卡蜜儿·克劳岱尔》
03
弗吉尼亚·伍尔芙
Virginia Woolf
(英国作家,1882-1941)
艾德琳·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员之一。其代表作包括:小说《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海浪》以及非虚构作品、女性主义文学宣言《一间自己的房间》等。
伍尔芙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中,她虽然强调独特的女性意识,宣扬女性独特的价值,要求女性“成为自己”,但她并没有试图去营造一种纯粹的,封闭的根植于所谓女性本质的女性主义诗学理论,相反,它呈现出开放的趋势。在强调女性要“成为自己”的时候,伍尔芙选择的道路不是要斩断女性与曾经而且一直在压迫、歧视她的社会现实的联系,不是要与导致女性丧失主体意识的男性断绝关系,不像艾思泰尔那样主张建立妇女自己的社区,过一种摆脱男人的生活。也不像后世法国女性主义诗学那样,仅仅从语言学、心理学等理论层面建构女性主体。她要建立的女性主体是向社会现实、向历史开放的,当然也是向男性开放、紧紧与社会现实、与男性联系在一起的。
04
弗里达·卡罗
Frida Kahlo
(墨西哥画家,1907-1954)
“她是只飞翔的小鸟,在夜里抓住光芒。地狱就是天堂。那么疲倦的女人,展开她永不折断的翅膀,自由飞翔。她在燃烧,夜空随着火花盛开。她燃烧了这个夜晚。”这是《弗里达》这段电影的开场白,引出了弗里达这位墨西哥传奇女画家的传奇一生。
她毕生的画作中有55%是一幅又一幅的、支离破碎的自画像(代表画家的痛苦),此外,弗里达也深受墨西哥文化的影响,她经常使用明亮的热带色彩、采用了写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风格。
虽然弗里达的作品有时带有超现实主义的色彩;她也以超现实主义画家为名义开过几次画展,但是她不认为自己是超现实主义画家。她宁可称自己为20世纪末的女权主义画家,因她的画作全神贯注的集中在公正的画出女性题材与比喻。弗里达的自画像相当有特色,以她的一字眉和嘴唇上薄薄的髭闻名。她的画作是法国罗浮宫博物馆收藏的第一幅墨西哥画家作品。
画作:《两个弗里达》
推荐电影:《弗里达》
05
西蒙娜·德·波伏娃
Simone de Beauvoir
(法国作家,1908-1986)
作为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大师与存在主义者的西蒙娜·德·波伏娃,是享誉世界的法国著名作家,当代最负盛名的女权主义者。
波伏娃将存在主义哲学和现实道德结合在一起,写过多部小说和论文,她的小说《达官贵人》获得了法国最高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此外她还写过多部小说如《女宾》,《他人的血》,《人总是要死的》,《名士风流》以及论文《建立一种模棱两可的伦理学》,《存在主义理论与各民族的智慧》,《皮鲁斯与斯内阿斯》等,提出道德规范与存在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她为“法国和全世界的最杰出作家”;另一位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则在一次讲演中说:“她介入文学,代表了某种思想运动,在一个时期标志着我们社会的特点。她的无可置疑的才华,使她成为一个在法国文学史上最有地位的作家。”
波伏娃
推荐电影:《西蒙娜·德·波伏娃:为什么我是女性主义者》
06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Marina Abramovic
(塞尔维亚艺术家,1946 – )
阿布拉莫维奇,塞尔维亚行为艺术、人体艺术家、导演、编剧,1946年生于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父母都是铁托的拥护者,从小就受到对性的压抑式教育,这决定了她后来的创作风格——狂野大胆、癫狂自由。阿布拉莫维奇戏称自己为“行为艺术的老奶奶”,大家尊称她为“行为艺术之母”。她长期四海为家,先后旅居德国、荷兰、巴西、美国等地,是标准的“国际公民”。在40年的职业生涯中,她用自己的身体作为材料,作出了令人难忘和超验的行为艺术作品,打破了长期以来的视觉艺术的边界,可以说她的行为艺术是一个传奇。
过去,行为艺术家们总是依靠出售记录行为艺术的照片、影像资料、或者行为艺术表演之后留下的小道具谋生,阿布拉莫维奇对此似乎不屑,“我的行为艺术创作开始于1960年代的后期,我从没有想过出售我的作品,那并不是像你们所想象的那样。正如她所说的那样:“欢乐并不能教会我们什么,然而痛苦、苦难和障碍却能转化我们,使我们变得更好、更强大,同时让我们认识到生活于当下时刻的至关重要。”她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行为艺术家之一。
阿布拉莫维奇
推荐电影:《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
07
玛琳·杜马斯
Marlene Dumas
(南非画家,1953-)
“如果说绘画是一种精神错乱的女性疾病,那么所有女性都是疯狂的画家,所有男性画家都是女性。”
玛琳·杜马斯,1953年生于南非开普敦非,现居住荷兰阿姆斯特丹。技艺高超的她在评价自己作品的时候认为她是“画家中的画家”,杜马斯经常会用女性、儿童或者婴儿作为她的作品的对象,女性之美与艺术则是她的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她没有避讳自己女性艺术家的身份,将个人经验中的愤怒与南非文化历史中的耻辱加入到了自己的创作中去。她的笔触有一种自觉地对女性命运,世界和死亡的疑问。
事实上,玛琳·杜马斯也长期被认为是全球最著名的女权主义艺术家。杜马斯以她强烈而简洁的色彩语言、独特而真实的女性身份介入到艺术领域,她曾说:“艺术不只制造出美丽,我制造粗陋,或许我不懂得美丽的含义。”这无疑会引导人们以新的审美角度去理解传统观念中的社会意识和人们的精神状态。
08
潘玉良
(中国画家,1895-1977)
提起潘玉良这个名字,也许最先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便是巩俐在电影《画魂》中所饰演的“潘玉良”的形象,这位曾经活跃于20世纪欧洲画坛的中国女艺术家,她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其中在罗马的留学生涯,更是给她的艺术之路添上了点睛的一笔。
1925年,从巴黎美院毕业的潘玉良因其作品《酒徒》得到了罗马国立美术学院教授康洛马蒂的赏识,她以“东方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画院之第一人”的成绩,踏入了罗马的求学之旅。
当时在罗马美院,潘玉良成为了高级学术权威琼斯教授的免费学生,学习雕塑兼西洋油画。求学期间,她曾经有四个月没有收到家信和补贴,“我饿着肚子画罗马的斗兽场、画威尼斯宫,我觉得很快乐,我从来没有那么快乐地找到自己。”她怀揣绘画的梦想,不断让自己成长。她努力学习和掌握西方绘画的风格技巧,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和很强的造型能力。
渐渐地,潘玉良对绘画中的整体与力量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有人曾评价她绘画具有雕塑感和创造性,而雕塑则有绘画的味道。她的作品陈列于罗马美术展览会,曾获意大利政府美术奖金。《黑女》为她早期重要的作品之一,1927年创作于意大利罗马。通过这幅画作,潘玉良表达出她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理解,借她的人体画作来颂扬劳动者之美,也应和了她内心对自己人生的期许。性格刚毅的潘玉良,敢于向不公正的命运抗争,其“黑女像系列”很能体现她这一性格特点。
1928年,潘玉良在意大利时正逢刘海粟访问罗马,刘聘请她回国任教,自此她结束了8年的留欧生活回到了中国。然而她的名字,却深深地印刻在了罗马美院的历史中。至今罗马美院官网的介绍中,潘玉良依然赫赫有名。罗马美术学院校长提亚娜·达切莲(Tiziana D’Acchille)女士如此评价:“潘玉良是学校的杰出校友,我知道她的故事,希望意大利未来能为中国培养出更多像潘玉良一样的杰出艺术家。”
从阿特米西亚·真蒂莱斯基到潘玉良,女性艺术家们无一不都在关注与内心对话、与个人情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她们更注重挖掘个人经验及从躯体语言中获取灵感,作品更具个人化特色和私密化倾向;她们大多从感性分析的角度介入题材和把握主题,更注重艺术的感性特征,注重直觉的、官能的呈现;作品里有着更多孩童般的幻想;对于政治的、历史的、哲学的大主题缺乏兴趣,而对自然的、生命的、人性的乃至与生存问题相关的主题表现出特殊的关爱。
她们,探索自我,探索艺术。四百多年后,昔日的艺术理想早已照耀现实。
今天是国际妇女节,分享《女性艺术家》正逢其时。该书作者弗拉维娅·弗里杰里(Flavia Frigeri)是一位艺术史学家兼策展人,并执教于伦敦大学学院。2015年,弗里杰里在泰特美术馆与他人联合策划了享誉全球的展览“波普全世界”(The World Goes Pop)。
这本书聚焦五十余位女性艺术家,活跃时间从16世纪至今,作品跨越多种媒材,触及各类主题。她们以富于创新性的作品大胆发声,始终坚持对世界和自我的不懈探求。该书展现了女性由被动接受关注的对象逐渐转变为主动创作者的历程,由此,女性艺术家成为艺术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此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作者以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生物学、古代神话和风俗的文化内容为背景,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
“女人不是天生的,女人是后天形成的”这是此书最为精辟的论述,是波伏娃女权主义的基石。社会期望女性服从,去拥有温顺、柔弱、持家的特质,因此,就从社会化的各个方面,如法律、教育、文化、艺术等等,去影响女性,让她们将这些规则内化。当这些规则内化了,其结果就是,女性承认了自己是女性,她承认了社会的期望,也承认了男权的支配。
在波伏娃看来,女性获得解放必须依靠以下两个途径:生育的自由选择权和向中性化过渡。《第二性——女人》实可堪称为一部俯瞰整个女性世界的百科全书,她揭开了妇女文化运动向久远的性别歧视开战的序幕。
2011年至2014年,埃莱娜·费兰特以每年一本的频率出版《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和《失踪的孩子》这四部情节相关的小说,被称为“那不勒斯四部曲”。它们以史诗般的体例,描述了两个在那不勒斯穷困社区出生的女孩持续半个世纪的友谊。
“那不勒斯四部曲”也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费兰特热”,千万读者为书中对女性友谊极度真实、尖锐、毫不粉饰的描述所打动。虽然作者从未公开其性别,但媒体和评论家从其“自传性”色彩强烈的写作中判断其为女性。
2015年,埃莱娜·费兰特被《金融时报》评为“年度女性”。2016年,《时代》周刊将埃莱娜·费兰特选入“最具影响力的100位艺术家”。
发表评论